观音文化
观音文化季刊
普觉书院
寺院文物
铁佛寺书画院
佛教文化交流
 

宋铸铁观音
日期: 2015年08月01日   访问:1342人次

 

宋铸铁观音

       铁观音像,现供奉于观音殿。为北宋天圣年间承唐朝鉴真大师夙愿所铸造,开创了观音由男相转变为女相的先河,高2.15米,重约1.5吨,身体向右侧立,两手交叉胸前,似乎是在谛听梵音,赤脚露趾地站在莲花座上,体态呈“S”形,而这莲花座倒扣在地,这种莲花做法与一般的不同。铁观音,发髻高踞,面颊丰满,体态丰盈,侧身微转,赤脚露趾,低头含嫣,情趣内向,显得志圣高洁,具有东方女性特征。铁观音像身衣纹简练流畅,层次分明,不仅有柔感,而且富有肌体感。因观音菩萨到处救苦救难,故在造铁观音像时,其长服呈现向后摆动之势,犹如缓步走向世俗,含有普度众生之意。这尊铁观音以形写神,形神兼备,既有情趣,又有动势,已冲出佛教造像肃穆的规范,显示了当时铸造艺术的高超。从其造型艺术上来看铁观音,脸微胖,承盛唐丰腴遗风,身材苗条,开宋代俊丽先声,仪态端庄,神姿飘逸,是一尊罕见的艺术珍品。美国、法国、意大利、丹麦、日本诸国,都曾有代表团和艺术家前来参观,或题诗或留言,赞誉铁观音是“东方维纳斯”。 这尊铁观音还有一个奇特之处,每年一到梅雨季节来临,就会满身是汗,全身湿透,但只要开着门经风一吹就会干,因而经九百多年风霜而全身不锈蚀,足见古人铸造和冶炼技术的高超,但现在因文革期间被受损坏部位补铸过,故手部和脸部出现锈迹。据有关专家介绍,宋铸铁观音之所以能炼而不化,时历千年没有锈蚀,就是因为其铁质中含有鈦、錳、鉻等13种稀有金属元素。

 
下一篇:元代天宁万寿禅寺碑